政府補助按其關聯(lián)情況分類,分為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和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是指企業(yè)取得的、用于購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長期資產的政府補助;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是指除了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之外的政府補助.
企業(yè)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2006)
2018-08-15來源: 會計司
企業(yè)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
財會[2006]3號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guī)范政府補助的確認、計量和相關信息的披露,根據《企業(yè)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制定本準則。
第二條 政府補助,是指企業(yè)從政府無償取得貨幣性資產或非貨幣性資產,但不包括政府作為企業(yè)所有者投入的資本。
第三條 政府補助分為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和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
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是指企業(yè)取得的、用于購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長期資產的政府補助。
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是指除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之外的政府補助。
第四條 下列各項適用其他相關會計準則:
(一) 債務豁免,適用《企業(yè)會計準則第12號——債務重組》。
(二) 所得稅減免,適用《企業(yè)會計準則第18號——所得稅》。
第二章 確認和計量
第五條 政府補助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
(一) 企業(yè)能夠滿足政府補助所附條件;
(二) 企業(yè)能夠收到政府補助。
第六條 政府補助為貨幣性資產的,應當按照收到或應收的金額計量。
政府補助為非貨幣性資產的,應當按照公允價值計量;公允價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義金額計量。
第七條 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確認為遞延收益,并在相關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配,計入當期損益。但是,按照名義金額計量的政府補助,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第八條 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分別下列情況處理:
(一) 用于補償企業(yè)以后期間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確認為遞延收益,并在確認相關費用的期間,計入當期損益。
(二) 用于補償企業(yè)已發(fā)生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第九條 已確認的政府補助需要返還的,應當分別下列情況處理:
(一) 存在相關遞延收益的,沖減相關遞延收益賬面余額,超出部分計入當期損益。
(二) 不存在相關遞延收益的,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第三章 披露
第十條 企業(yè)應當在附注中披露與政府補助有關的下列信息:
(一) 政府補助的種類及金額。
(二) 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金額。
(三) 本期返還的政府補助金額及原因。
延伸閱讀:
版權聲明:
* 凡會計教練注明 “原創(chuàng)” 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站合法擁有版權的作品,未經本網站授權,任何媒體、網站、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請在文中顯著位置標注“原文來源:會計教練”。
* 本網站的部分作品由網絡用戶和讀者投稿,我們不確定投稿用戶享有完全著作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權利,我們將按照規(guī)定及時更正與刪除。【投訴通道】
iphone下載
Android下載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