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業(yè)發(fā)展迅猛,建筑行業(yè)也成為許多財務人員的選擇,那么,作為一個財務人員最基本的賬務處理 一定要會,快來看看,這些建筑行業(yè)的額賬務處理你會嗎?
建筑行業(yè)是財會人員就業(yè)的重要選擇之一,因此許多會計人員都在咨詢一些涉及到建筑行業(yè)的財會處理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建筑企業(yè)收到預收款的增值稅與會計處理的相關問題。
一、建筑企業(yè)收到預收款.的增值稅處理
(一)預收款沒有開具發(fā)票
依據財稅〔2017〕58號,納稅人提供建筑服務取得預收款,應在收到預收款時,以取得的預收款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額,按照規(guī)定的預征率預繳增值稅。
按照現(xiàn)行規(guī)定應在建筑服務發(fā)生地預繳增值稅的項目,納稅人收到預收款時在建筑服務發(fā)生地預繳增值稅。按照現(xiàn)行規(guī)定無需在建筑服務發(fā)生地預繳增值稅的項目,納稅人收到預收款時在機構所在地預繳增值稅。
適用一般計稅方法計稅的項目預征率為2%,適用簡易計稅方法計稅的項目預征率為3%。
1、預繳地點
依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17號、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7年第11號及財稅[2017]58號相關規(guī)定,同一地級行政區(qū)范圍內跨縣(市、區(qū))提供建筑服務提供建筑服務,在機構所在地主管國稅機關預繳稅款。同一地級行政區(qū)范圍外跨縣(市、區(qū))提供建筑服務提供建筑服務,在建筑服務發(fā)生地主管國稅機關預繳稅款。
2、預繳稅款計算
(1)一般計稅方式
應預繳稅款=(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支付的分包款) ÷(1+11%)×2%
(2)簡易計稅方式
應預繳稅款=(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支付的分包款) ÷(1+3%)×3%
3、預繳時間
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17號規(guī)定,納稅人跨縣(市、區(qū))提供建筑服務預繳稅款時間,按照財稅〔2016〕36號文件規(guī)定的納稅義務發(fā)生時間和納稅期限執(zhí)行。
4、預繳報送資料
依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53號規(guī)定,在預計稅款時需填報《增值稅預繳稅款表》,并出示以下資料:
(1)與發(fā)包方簽訂的建筑合同復印件(加蓋納稅人公章);
(2)與分包方簽訂的分包合同復印件(加蓋納稅人公章);
(3)從分包方取得的發(fā)票復印件(加蓋納稅人公章)。
(二)預收款開具發(fā)票
按照財稅〔2016〕36號文件附件1第四十五條規(guī)定,收到預收款開具發(fā)票的,納稅義務發(fā)生時間為開具發(fā)票的當天。
在預收款開具發(fā)票的情況下,除了按上述預交增值稅之外,應該在規(guī)定的征期內向機構所在地主管國稅機關申報納稅。
向稅務機關預繳的增值稅稅款,可以在當期增值稅應納稅額中抵減,抵減不完的,結轉下期繼續(xù)抵減。納稅人以預繳稅款抵減應納稅額,應以完稅憑證作為合法有效憑證。
二、建筑企業(yè)收到預收款的會計處理
(一)預收款沒有開具發(fā)票
1、收到款項時
借:銀行存款
貸:預收賬款
應交稅費-待轉銷項稅額 (一般計稅方式)
應交稅費-簡易計稅 (簡易計稅方式)
2、預交稅款時
借:應交稅費-預交增值稅 (一般計稅方式)
應交稅費-簡易計稅 (簡易計稅方式)
貸:銀行存款
3、就地繳納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
依據財稅[2016]74號規(guī)定,在建筑服務發(fā)生地預繳增值稅時,以預繳增值稅稅額為計稅依據,并按預繳增值稅所在地的城市維護建設稅適用稅率和教育費附加征收率就地計算繳納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
借:應交稅費-城建稅
教育附加
地方教育附加
貸:銀行存款
(二)預收款開具發(fā)票
1、收到款項時
借:銀行存款
貸:預收賬款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一般計稅方式)
應交稅費-簡易計稅 (簡易計稅方式)
2、預交稅款時
借:應交稅費-預交增值稅 (一般計稅方式)
應交稅費-簡易計稅 (簡易計稅方式)
貸:銀行存款
3、就地繳納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
借:應交稅費-城建稅
教育附加
地方教育附加
貸:銀行存款
4、實際繳納應納稅額時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應交稅費-預交增值稅
貸:銀行存款
對預交增值稅時就地繳納的和在機構所在地繳納的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進行賬務處理。
借: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費-城建稅
教育附加
地方教育附加
借:應交稅費-城建稅
教育附加
地方教育附加
貸:銀行存款
建筑行業(yè)的預收賬款的賬務處理你會了嗎?想要了解更多關于稅務方面的知識,想要更深入的學習會計知識,關注天華教育---會計教練。八月直播課已經開啟,更有申報表填制教程及財務軟件的使用教程限時免費領??!快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領取吧!
版權聲明:
* 凡會計教練注明 “原創(chuàng)” 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站合法擁有版權的作品,未經本網站授權,任何媒體、網站、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請在文中顯著位置標注“原文來源:會計教練”。
* 本網站的部分作品由網絡用戶和讀者投稿,我們不確定投稿用戶享有完全著作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權利,我們將按照規(guī)定及時更正與刪除。【投訴通道】
iphone下載
Android下載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