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要素確認和計量的一般原則具體包括哪些,我來告訴你
會計要素確認和計量的一般原則具體包括哪些,我來告訴你
會計要素確認和計量一般原則是指協調會計信息為了會計信息的確認與計量方面所應遵循的原則
會計要素確認和計量的一般原則具體包括權責發(fā)生制原則、配比原則、歷史成本原則、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原則
1、權責發(fā)生制原則
這是指收入和費用是否計入某會計期間,不是以是否在該期間內收到或付出現金為標志,而是依據收入是否歸屬該期間的成果、費用是否由該期負擔來確定。具體來說,凡在當期取得的收入或者應當負擔的費用,不論款項是否已經收付,都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或費用;凡不屬于當期的收入或費用,即使款項已經在當期收到或應景當期支付,都不能作為當期的收入或費用
2、配比原則
這是指將收入與對應的費用、成本進行對比,以結出損益。正確運用配比原則,將收入與相關的成本、費用進行對比,才能完整地反映特定時期的經營成果,從而有助于正確評價企業(yè)的經營業(yè)績。因此當確定某一個會計期間已經實現收入之后,就必須確定與該收入有關的已經發(fā)生的費用,以正確確定該期間的損益
3、歷史成本原則
這是指將取得資產時司機發(fā)生的成本作為資產的入賬價值,在資產處置前保持其入賬價值不變。其后,如發(fā)生減值,應當按規(guī)定計提相應的減值準備。歷史成本的依據是,成本是實際發(fā)生的,有客觀依據,便于核查,也容易確定,比較可靠;歷史成本數據比較容易取得。按照此原則,企業(yè)的資產應以取得時所耗費的一切成本作為入賬和計價的基礎,而且此成本也是其以后分攤轉為費用的基礎
企業(yè)在對會計要素進行計量時,應當采用歷史成本。但也可以采用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公允價值計量,但前提是,要保證所確定的會計要素金額能夠取得并可靠計量
4、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原則
這是指會計核算中合理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將收益性支出計入當期的損益,將資本性支出計入資產的價值。對于一項支出,如果支出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僅與當期有關,則這項支出就作為收益性支出;如果該支出的經濟效益不僅與本期間有關,而且與幾個會計期間有關,那么該支出就是資本性支出。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有助于正確確認當期損益和資產價值,保持會計信息的客觀性
好了,以上就是會計要素確認和計量的一般原則具體包括哪些問題的解答了,還有什么需要了解的可以關注我們的“會計教練”
上一篇:兩稅合一是什么
下一篇: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則具體包括哪些
版權聲明:
* 凡會計教練注明 “原創(chuàng)” 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站合法擁有版權的作品,未經本網站授權,任何媒體、網站、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請在文中顯著位置標注“原文來源:會計教練”。
* 本網站的部分作品由網絡用戶和讀者投稿,我們不確定投稿用戶享有完全著作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權利,我們將按照規(guī)定及時更正與刪除。【投訴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