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很多退休人員都是有工資可以拿的,這個政策,毫無疑問的對于我們來講是很有利的,也為很多人在退休以后,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障。但是,退休工資怎么計算呢?小編整理了相關內容,希望對此感興趣的小伙伴,看了之后,都能知道這些數據是怎么得來的。
現(xiàn)在很多退休人員都是有工資可以拿的,這個政策,毫無疑問的對于我們來講是很有利的,也為很多人在退休以后,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障。但是,退休工資怎么計算呢?小編整理了相關內容,希望對此感興趣的小伙伴,看了之后,都能知道這些數據是怎么得來的。
退休工資=基礎退休工資+個人賬戶退休工資
個人賬戶退休工資=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fā)月數(計發(fā)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fā)月數略等于(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tǒng)一是120了)
基礎退休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退休工資的高低取決于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因此,在退休工資的兩項計算中,無論何種情況,繳費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退休工資就會越高。退休工資的領取是無限期規(guī)定的,只要領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退休工資的待遇,即使個帳帳戶退休工資已經用完,仍然會繼續(xù)按照原標準計發(fā)基礎退休工資,況且,個人退休工資還要逐年根據社會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的增加而增長。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領取得越多,相對于交費來說,肯定更加劃算。
例如:根據上述公式,假定男職工在60歲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4000元。
累計繳費年限為15年時,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退休工資=(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退休工資=(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退休工資=(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累計繳費年限為40年時,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退休工資=(4000元+4000元×0.6)÷2×40×1%=12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退休工資=(4000元+4000元×1.0)÷2×40×1%=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退休工資=(4000元+4000元×3.0)÷2×40×1%=3200元
個人退休工資=基礎退休工資+個人賬戶退休工資=基礎退休工資+個人賬戶儲存額÷139
平均繳費指數就是去年你按1000基數繳納,而社會當年平均工資2000那你的當年指數就是0.5,把每年的算出來平均,很容易,到時候你自己都可以計算多少養(yǎng)老退休金的。
退休工資怎么計算?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了,供大家參考,從事會計工作的小伙伴,在工作的過程中有疑問的,歡迎咨詢網頁上方的答疑老師吧?;蛘?,可以通過掃描下方二維碼,來學習相關的會計實操課程視頻哦。
上一篇:債權收入都包括什么收入
版權聲明:
* 凡會計教練注明 “原創(chuàng)” 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站合法擁有版權的作品,未經本網站授權,任何媒體、網站、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請在文中顯著位置標注“原文來源:會計教練”。
* 本網站的部分作品由網絡用戶和讀者投稿,我們不確定投稿用戶享有完全著作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權利,我們將按照規(guī)定及時更正與刪除。【投訴通道】
iphone下載
Android下載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