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稅,想必小伙伴們對這個稅種并不陌生。那么,大家都了解所得稅的核算程序嗎?企業(yè)所得稅的核算要遵守哪些會計準則呢?企業(yè)資產的計稅依據又是怎么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有關企業(yè)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計稅依據,以及所得稅的核算程序。2020年中級會計實務基礎知識點所得稅核算的程序,往下接著看吧!
所得稅,想必小伙伴們對這個稅種并不陌生。那么,大家都了解所得稅的核算程序嗎?企業(yè)所得稅的核算要遵守哪些會計準則呢?企業(yè)資產的計稅依據又是怎么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有關企業(yè)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計稅依據,以及所得稅的核算程序。2020年中級會計實務基礎知識點所得稅核算的程序,往下接著看吧!
一、所得稅核算程序
1、按照會計準則規(guī)定確定資產負債表中除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以外的其他資產和負債項目的賬面價值。
2、按照會計準則中對于資產和負債計稅基礎的確定方法,以適用的稅收法規(guī)為基礎,確定資產負債表中有關資產、負債項目的計稅基礎。
3、比較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對于兩者之間存在差異的,分析其性質,除會計準則中規(guī)定的特殊情況外,分別應納稅暫時性差異與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確定該資產負債表日遞延所得稅負債和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應有金額,并與期初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的余額相比,確定當期應予進一步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金額或應予轉銷的金額,作為構成利潤表中所得稅費用的遞延所得稅費用(或收益)。
4、按照適用的稅法規(guī)定計算確定當期應納稅所得額,將應納稅所得額與適用的所得稅稅率計算的結果確認為當期應交所得稅,作為利潤表中應予確認的所得稅費用中的當期所得稅部分。
5、確定利潤表中的所得稅費用。
二、資產的計稅依據
(一)固定資產
賬面價值=實際成本-會計累計折舊-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計稅基礎=實際成本-稅法累計折舊(即稅法上,不承認減值)
(二)無形資產
除內部研究開發(fā)形成的無形資產外,以其他方式取得的無形資產,初始確認時按照會計準則規(guī)定確定的入賬價值與按照稅法規(guī)定確定的計稅基礎之間一般不存在差異。
1.對于內部研究開發(fā)形成的無形資產,企業(yè)會計準則規(guī)定有關研究開發(fā)支出區(qū)分為兩個階段,研究階段的支出應當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而開發(fā)階段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支出應當資本化作為無形資產的成本;稅法規(guī)定,企業(yè)為開發(fā)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fā)生的研究開發(fā)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guī)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fā)費用的75%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75%攤銷。
2.無形資產在后續(xù)計量時,會計與稅收的差異主要產生于對無形資產是否需要攤銷及無形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會計準則規(guī)定應根據無形資產使用壽命情況,區(qū)分為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和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對于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不要求攤銷,在會計期末應進行減值測試。稅法規(guī)定,企業(yè)取得無形資產的成本,都應該攤銷,但不承認減值。
(三)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對于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其于某一會計期末的賬面價值為公允價值,而有關金融資產在某一會計期末的計稅基礎為其取得成本,會造成該類金融資產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之間的差異。
以上內容是根據19年教材為大家整理的,在新教材沒下來之前,備考的小伙伴們可以借助19年教材來提前準備。預計2020年中級會計實務的這個章節(jié)不會有什么太大的變化。
備考2020年中級會計考試的小伙伴,希望大家把握好學習時間,進行合理的學習計劃。今天小編整理的,2020年中級會計實務基礎知識點所得稅核算的程序,供大家參考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有疑問的,歡迎咨詢右方在線客服吧。同時,想要免費領取相關備考資料的小伙伴,聯系我們老師會免費領取的。
版權聲明:
* 凡會計教練注明 “原創(chuàng)” 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站合法擁有版權的作品,未經本網站授權,任何媒體、網站、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請在文中顯著位置標注“原文來源:會計教練”。
* 本網站的部分作品由網絡用戶和讀者投稿,我們不確定投稿用戶享有完全著作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權利,我們將按照規(guī)定及時更正與刪除。【投訴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