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下發(fā)年度預算工作通知時通常會有這樣一句話:預算編制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在預算編制預算的過程中,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有什么差別呢,各位會計人員都了解的怎么樣呢?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整理一下關于進行預算編制的相關內容吧!
公司下發(fā)年度預算工作通知時通常會有這樣一句話:預算編制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在預算編制預算的過程中,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有什么差別呢,各位會計人員都了解的怎么樣呢?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整理一下關于進行預算編制的相關內容吧!
預算編制是一個博弈的過程,既不可能完全由上級主導,也可能完全由下級單位決定。預算確定最終是上級與下級相互協(xié)商、相互妥協(xié)的結果。
誰能在此博弈過程中有更多的話語權,取決于誰在這個過程中掌握更豐富的信息,誰更有鮮明的決斷力。如果是自上而下為主,意味著預算編制時上級占主導地位。如果是自下而上為主,意味著下級占主導地位的。
大多數(shù)公司的預算編制以自下而上為主,因為下級最了解自己的情況,據實填報可以讓預算更務實、更接地氣。但這里需要說明,下級未必會據實填報預算。因為下級對自己的評估與上級對下級的期望未必一致。
如果上級看到下級的預算后總是加碼的話,下級便會在上報預算時有意打埋伏,給自己留出更多的空間和余地,降低自己考核的壓力。具體做法是調低產出值(壓低收入、利潤和回款),調高支出值(增加費用、采購等支出)。
也有一些公司編制預算時以自上而下為主。上級定好關鍵財務指標。譬如,集團給子公司敲定收入額、利潤率,子公司自己去分解預算。集團定總額指標,子公司的月度預算、分產品預算集團不干預。
從上到下,層層加“馬”,馬到成功;
從下到上,層層縮“水”,水到渠成。
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兩種預算編制方式各有優(yōu)點。自下而上與自上而下是相互牽制的,通過溝通達到妥協(xié)。自上而下效率高,上級說了算,免得討價還價。自下而上可能更務實,可執(zhí)行性強。兩種模式都不是盡善盡美的,企業(yè)要根據實際來選擇恰當?shù)念A算編制模式。
需要說明的是,實務中不太推崇自上而下為主編制預算。如果上級對下面的情況不很了解,掌握的信息不充分,硬要去拍這個數(shù)據的話,就麻煩了。一旦數(shù)據嚴重失實,預算將成為一紙空文。另外,如果預算目標沒有實現(xiàn),下級可以推脫責任,認為數(shù)據是由上級最后定好的,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上一篇:會計預算執(zhí)行與考核
下一篇:出納跟會計有什么區(qū)別
版權聲明:
* 凡會計教練注明 “原創(chuàng)” 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站合法擁有版權的作品,未經本網站授權,任何媒體、網站、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轉載請在文中顯著位置標注“原文來源:會計教練”。
* 本網站的部分作品由網絡用戶和讀者投稿,我們不確定投稿用戶享有完全著作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權利,我們將按照規(guī)定及時更正與刪除。【投訴通道】
iphone下載
Android下載
微信公眾號